暗网玩坏女孩网站的简单介绍

hacker|
217

我浏览暗网(Dark Web)时,被盯上了!

先分享一个 quora 上面,网友 DK Thomas 关于暗网的事:

这是一个令人紧张的故事,有一次我在暗网浏览页面,突然我的打印机自己打印了一张纸,我是相当奇怪,期初我觉得这张纸平平无奇,没什么特别的,但是当我仔细反反复复查看,我发现在这张纸的顶部有一行字(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我的打印机能打出这么小的字),上面写着:look out the window, I'm watching you(看窗外,我正在注视着你).我吓坏了,拔下电脑和打印机的线,重新安装操作系统等程序。

当然了,我慢慢地看着窗外,我非常清晰的记得自己所在的位置,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窗外,这外面只有狗、围栏、山顶、树。在我浏览网页的那个时间点,绝不会有人在窗外。

细思极恐!

(原文: Has anything scary or creepy happened to you when accessing the dark Web? )

什么是暗网(Dark Web)?

臭名昭著的丝绸之路贩卖各种违禁药、毒品、枪支,暗网也确实有一些非法的网站存在。

问题来了,暗网应不应该被取缔呢?

究竟谁来取缔?

美国政府支持开发了暗网,特别是国务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都参与其中。政府资助它是为了帮助并保护极权主义国家的活动家,同时作为在他国获取信息的途径。

技术上能否取缔?

技术上很难实现,它运行在遍布全球的服务器和节点上,并受到非常强大的加密技术的保护。

暗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多重代理实现加密,代理节点遍布世界,像洋葱一样层层包裹用户,让追踪者无从下手,也正因为它的匿名性,神秘的暗网靠它空前地壮大。

是否该被取缔?

人们有时候会用暗网做一些非法的事情。但同样,人们有时候也会用电话来做非法的事情啊。难道我们就应该取缔电话么?

归根到底,这也只是一个工具,一个渠道,我们应该把目标锁定在那些非法的使用者而不是这个网络。

日报延伸阅读 :

欢迎关注 :

《解除好友2:暗网》看完就要删除的R级片!瘆人

强烈推荐观看

没有鬼怪,没有血浆飞溅,传统的恐怖元素都没有!

这次是恐怖类型——黑客犯罪。

它别与传统恐怖片,是网络高度发达的衍生品。

《解除好友2:暗网》

豆瓣7.6,高于93%恐怖片。

它的第一部《解除好友》我也推荐。

一部小成本的恐怖片,几个年轻人在网上视频聊天,围绕校园暴力致死的一个姑娘。

接着一个陌生的用户加入群聊,谁都无法解除对其好友,谁也踢不出去。

时隔四年,第二部高调回归!

按电影中的说法,暗网上有你能想到的所有犯罪,还有几万种你想不出来的犯罪方法。

这是因为,互联网上公开的内容仅仅占4%,还有96%的网络内容,我们完全无法了解。

不过由于进入暗网的技术门槛较高,所以大多数网民很难接触到。而本片的男主马提亚斯也不例外,他并非什么黑客大师,而是意外被卷入到了一桩暗网交易中。

男主把在网吧沦为失物的手提电脑回家,利用这部电脑跟朋友们玩视讯时发现了一个隐藏的资料夹,而里面有可以助他连接到一个无法追踪的网络的法门。

need-to-insert-img

正当他在开心的和朋友们在线视频,分享这个意外收获时,电脑的主人发来消息。

可是正当马提亚斯准备物归原主的时,却顺着电脑里默认的账号密码登录上了一个奇怪的网站——“暗网”。

同时,暗网好友发来了一条消息:“大家对上次的你的贡献很满意,账户金额请查收。”

马提亚斯又顺着默认的账号密码打开了账户,里面是一笔价值一千万美元的比特币!

在朋友们的猜测和指示下,马提亚斯打开了名为“贡献”的隐藏文件夹。

里面全是活人被虐杀的视频:被装进桶里闷死的,被铁链囚禁的,捆绑后被强酸腐蚀的...

确实,电脑原主人是个杀手,专门在暗网上放出各种犯罪视频,提前让人验货。

暗网上的人会筹钱,让他去用各种花样折磨杀死被绑架的人。

至于那一串叫卡戎xx的,便是客户!

此次卡戎68所需要的视频,是在一个妹子的头骨上做环锯术:

在脑壳上钻个洞,然后往里面放点东西。而且还要用镜子让她亲眼看着你把东西塞进她的脑袋里!

而最近失踪的那个女孩,就是被暗网客户“看中”的新玩物,杀手已经抓到她,就差给钱动手了。

但恰巧杀手把电脑丢了,直到男主打开电脑,他才重新找到定位。

更恐怖的是,荣卡四(电脑主人)见男主迟迟不肯归还电脑,立马秀了把黑客技术。他不仅远程控制了自己的电脑,监控着男主在线上的一言一行;还火速获取了男主、男主女友以及群聊朋友们的定位。

之后,荣卡四偷偷潜入了男主女友的家中。他警告男主归还电脑,并且向朋友们撒谎掩盖刚刚在电脑上看到的一切。否则他就要对男主女友下杀手。包括现在正在一起群聊的所有人。

但男主转念又想,要是自己交还电脑后对方翻脸不认人,还是要杀人灭口怎么办?

为了避免这种事发生,他就使了个昏招。他把荣卡四收到的那一千万转到了自己账户里,并告诉他只有保证了自己和女友的安全、并且那个叫艾丽卡的女孩也被释放回家后,他才会把钱还回去。

可想而知,荣卡四当场暴走。

但让他内心崩溃的不是男主抢他钱,而是男主这么一通操作后,暗网中的其他黑客,包括他的买家全都知道他把电脑给弄丢了……

而这群暗网中的黑客,才是真的为了灭口杀人不眨眼。

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

其他暗网黑客很快就黑入男主和朋友们的视频群聊

并通过人肉搜索锁定了每一个人的身份。

随后藏在暗网深处的那些人开始动手了......

这段情节堪称影片的小高潮,一方面是因为黑客们的杀人手法极具想象力,行云流水的操作让人目瞪口呆;

而另一方面,它也透着一种充满现实感的恐怖。因为它让人意识到,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世界,只要掌握足够的网络技术,即使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也能在分分钟内置你于死地。

到影片最后,群里的大伙们发现,所有人都被骗了。

电脑根本就不是荣卡四不小心弄丢的,他是故意把它落在咖啡馆里。

而谁动了贪念把这电脑捡回去,谁就会成为这群黑客的背锅侠。

所有所有的这一切,都是暗网早就策划好的娱乐直播。

群聊里所有人的反应、发言、行动都在人家的算计当中。。。

互联网发达的让我们措不及防,一天前你还在田间地头上唱着山歌放着羊,转眼就到了可以足不出户来和世界沟通,转过头来想想,到底互联网是改变了我们,还是我们改变了互联网。

故事的最后,电影也正在操纵者欣赏着,仿佛要出第三部的感觉?

暗网也的确存在。

所以这个恐怖真实可感,并不只是一部恐怖片那么简单。

———— / END/ ————

暗网「蓝鲸游戏」,诱导青少年步入自我伤害危机

近期台湾花莲地区有一个群组邀约疑似跟蓝鲸游戏有关,以「死亡是什么感觉」为开头,企图让青少年逐步进行自我伤害的行动。蓝鲸游戏是什么?到底为何可以让叛逆的青少年逐步进入,并且接受挑战呢?

来自俄罗斯暗网的「蓝鲸游戏」透过五十个任务,让青少年透过任务的执行,逐渐步入情绪崩溃边缘,逐步让成员进行自我伤害的行动,并且走到最后一步是鼓励自杀。

在国外,已经有许多青少年因此轻生,获得警方关注并且逮捕发行人,但是这款逐渐洗脑的游戏,依然在世界各地散播著。近期台湾花莲地区有一个群组邀约疑似跟蓝鲸游戏有关,以「死亡是什么感觉」为开头,企图让青少年逐步进行自我伤害的行动。而这款游戏到底为何可以让叛逆的青少年逐步进入,并且接受挑战呢?我们一起来解析他吧!

一、个资讯息全都露

蓝鲸游戏,从游戏一开头就要求给予身分证字号、 *** 、地址等个人讯息的权限。

二、煞有其事神秘感

要求成员在每日固定时间上线,并给予成员任务。这些任务都非常小,小到你随手可做到,根据心理学家William Glasser提出,只要计画够小,当事人可以轻易完成,因为便利和回馈感高,就容易如滚雪球般持续进行。蓝鲸游戏更指出「如果中途想退出或者不照办,就被威胁公开 *** 或者家人有生命危险,」

三、常见的英雄式包装

目前正夯手游游戏也常用英雄任务的方式去包装,这非常常见。起手式大概都是 「免钱、便利、有趣、神秘」这四大要点 ,等下载之后,开始进行游戏,渐入佳境时,就感到不足,这就像是卖场试吃的概念,往往都是「免钱的最贵」,最终孩子会因为装备不齐全,法力不够高深、看起来不够酷炫等理由,用零用钱来购买更多装备,开始比拼谁的比较厉害。游戏设计系在训练游戏设计师的专业其中一块的起手式也在于〝一定要够简单〞才能让玩家方便上手,这在商业用途,是引人入胜的惯用策略。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,英雄式的包装,有角色的选择和独特性,加上有任务的自我挑战,可以进行自我突破,酷炫又入流,有独特性,也兼具归属感。

但这样的起手式,也常被运用于「诈骗的手法」,让人防不胜防,在教导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,害人之心不可有的同时,应同时教导,『谁来害你不知道,找信任的大人多多讨论是王道』。对于心性还不成熟的青少年,在网路世界的混沌中,一开始也许只是因为无聊好奇、渴望被人关注、现实生活挫折等原因开始接触,在不知不觉中,逐步掉入自杀的危机,并且误以为没有退路。

四、游戏设计者心态的扭曲

蓝鲸游戏起源自一名被开除心理学籍的布德金(已被逮捕)设计这款邀请成员以「自我挑战为名,实则〝清理社会上无用之人〞」为目标,在暗网(搜寻引擎不容易搜寻到的暴力、血腥、违法或者色情的网站)中进行群组的邀约,以每天的厌世和负面的行动任务,吸引青少年逐步做出疯狂且不可思议的自残行为。然而,青少年的次文化往往是他们在建立自我认同时的一个过程,就像网路术语的日新月异,当你一说出术语,仿佛就「入流」「被瞧得起」「是不是自己人当下立判」的群性,更让一些被排除在外的青少年感到焦虑以及无归属感。这个活动的设计者,正基于这样的心态,吸引心智脆弱的青少年们一步步迈入没有退路的「心洞」。

0条大神的评论

发表评论